當移動機器人行業從“資本紅利期”步入“業務深耕期”,企業的發展邏輯正悄然轉向。在這場耐力型競賽中,如何構建真正具有持續競爭力的產品體系,如何突破國內制造場景的邊界、擁抱海外多元市場,成為移動機器人企業發展無法回避的重要議題。
杭州迦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迦智科技”)顯然早已意識到行業轉型的深層趨勢。作為一家長期專注于提供室內外智能移動機器人產品的企業,迦智科技不僅在技術端持續深耕,在產品端穩步拓展,更在市場端加快了全球化布局的節奏。從日本到美國,從初步出海到追求本土化部署,迦智科技步步為營,在變化中謀穩,在突圍中布局。
迦智科技衢州制造基地圖
技術深潛:傳統行業成新增長趨勢
作為一家成立近九年的企業,迦智科技誕生于浙大學術背景團隊之上,自創立以來,其最大的核心優勢便是“技術”。在移動機器人行業快速成長的這些年里,迦智科技始終堅持以核心技術為驅動,從無人導航、自主控制、環境感知等關鍵技術入手,逐步構建起包括高精度定位、高柔性調度與復雜場景魯棒性在內的核心能力。這一體系化的技術積累,也成為其產品快速演進與跨場景適配的堅實底座。
依托這一深厚的技術背景,迦智科技成為行業內少數真正構建起全系列產品的企業之一。其產品覆蓋廣泛,從常見的 Kiva 到標準 AMR,再到特色全向重載產品、無人叉車、復合機器人等,其產品覆蓋了從輕載到重載、從室內到戶外、從標準化到定制的多個層級。今年上半年,迦智科技針對低矮窄料車推出SN系列單叉臂式智能叉車,應用于 3C、半導體、汽車零部件和食品包裝等多個領域,為輕型自動化搬運需求提供了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多技術方向中,全向重載技術是迦智科技頗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全向重載是當前移動機器人技術挑戰度較高的方向之一,對驅控協同、負載穩定性、安全容錯率等方面提出了極高要求。基于長期研發投入與工程經驗沉淀,迦智科技不僅推出了特色的2噸-10噸全向重載產品,還在海內外多個典型場景中落地應用。據迦智科技CEO陳首先介紹,目前公司在全向重載的應用上已有大量積累,尤其在大型臺式全向應用及定制化全向重載應用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
迦智科技全系列產品圖
技術能力的持續夯實,為企業打開了更大的市場空間。“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業務拓展方面符合增長預期。”陳首先坦言。從當前的業務結構來看,迦智科技在3C 電子、泛半導體、新能源等行業中擁有較強的客戶基礎。這些行業對AMR系統的精度、可靠性和執行復雜程度要求極高,而正是迦智科技在高精度定位、高柔性調度、復雜作業能力和定制化適應性上的技術優勢,使其產品在這些嚴苛場景中得以持續擴張。
值得關注的趨勢還在于場景結構的悄然變化。陳首先指出,從去年年底開始,機械加工、食品飲料等傳統制造業對AMR產品的關注度正在顯著提升。相較以往的觀望態度,如今的客戶已開始主動關注機器人替代人工作業的可能性,并積極尋求與機器人廠商的深度對接。陳首先進一步強調:“我們將抓住這個機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賽道和客戶,持續推出創新的產品。” 這種“增量行業”不僅為移動機器人企業提供了拓展市場空間的機會,也對其產品適應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有效滿足不同行業需求,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為了更好地適配這些新的客戶類型,陳首先表示:“我們會始終以技術為核心,結合客戶所需的場景,持續開發全新產品。”
迦智科技 2025 年醫療行業案例圖
同時,針對具身智能技術的迅速演進,公司也在積極展開戰略布局。在陳首先看來,以大模型與深度強化學習為代表的新一代機器人技術路徑,為機器人的整體應用提供了嶄新思路,正為原本 “不具備機器人介入可能性” 的場景打開全新解法。事實上,去年以來,迦智科技團隊已結合新技術,在具身移動底盤、具身智能體的大規模調度應用等多方面進行了研發布局;今年,公司還與一些具身智能廠商展開合作,并計劃在未來推出具體可落地的產品。
從產品譜系的完善,到場景適應力的提升,再到具身智能的前瞻技術布局,迦智科技正通過技術主導的路徑擴展產品能力邊界、拓寬客戶結構、錨定未來可能性。
迦智科技產品圖
“本土化”出海:進一步拓展市場應用
隨著國內AMR市場進入業務驅動周期,越來越多頭部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一個對中國制造能力既有興趣也有門檻的廣闊戰場。對于具備完整產品體系與復雜場景經驗的迦智科技來說,這是市場拓展的必然選擇。“我們認為,中國頭部的AMR企業無論是從技術、產品,還是解決方案的完整度上都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全球化布局無疑是國內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陳首先表示。
迦智科技全球業務覆蓋圖
在具體布局上,迦智科技的步伐穩健且有序。2024年,迦智科技已在日本設立全資子公司,并在今年積極籌備美國全資子公司的設立工作。與此同時,公司持續活躍在亞洲、歐洲及北美等地的行業重點展會,通過展會接觸潛在客戶,并圍繞本土化市場反饋進行產品策略優化。這種從“展會曝光”到“項目轉化”的路徑,步伐穩健。值得注意的是,迦智科技的全球化進程并非簡單的“從內向外”的產品輸出,而是一種覆蓋技術適配、產品路線、銷售通路乃至組織架構的系統性構建,其背后的關鍵詞是“本土化”。
“本土化”的外在表現之一在于產品的本土化調整。陳首先指出,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都有著各自的產業特點與工業習慣。例如,日本的工廠空間普遍比國內緊湊,通道更窄,物料搬運容器的規格不僅更小,形式也與國內大相徑庭。鑒于此,迦智科技高度重視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差異化需求,致力于定義并開發適合當地市場的產品。
而且,這種“本土化” 需求貫穿產品國際化的全過程,涉及產品定義、產品標準及產品落地的每一個環節。陳首先進一步闡釋道,在產品研發過程中,本土化需要滲透到方方面面。無論是應用場景、認證標準,還是解決方案,都需根據當地特點進行定制和調整。這不僅是產品參數和認證的調整,更關鍵的是對當地應用場景的深刻理解與定制化開發。
只有真正做到“離客戶更近”,企業才能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因此,這種“本土化”并不僅限于產品端,而是延伸至項目管理、交付體系、服務響應與渠道協作等多個層面,構成一種全鏈條式的本土化部署。
迦智科技美國展會圖
在明確的戰略路徑下,迦智科技計劃在未來幾年實現海外業務占比的大幅提升,并逐步實現內外市場結構的均衡。一方面,通過在日韓、東南亞、北美等重點區域持續深耕,推進產品、服務、產業生態等的本土化融合;另一方面,以場景化為驅動,推出面向不同國家客戶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實現全球多樣化市場的拓展。
“我們對未來的業務增長充滿信心。”陳首先表示。“海外市場資源的打開,將為公司帶來新的收入來源和利潤增長點;而國內傳統行業不斷釋放的新需求,也將提供穩定而廣闊的新增量支撐。”在他看來,雙輪驅動、內外協同,將是下一個階段AMR企業發展的核心動能。
結語
可以預見,隨著中國移動機器人企業加速“由內而外”的全球化進程,像迦智科技這樣既重技術又重落地、既懂本土也懂國際的企業,將在新一輪的全球移動機器人產業競爭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